正值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时,随着我国经济由转型期经济逐步向成熟市场经 济过渡,一个企业在一个地方长期不动的局面正在发生动摇,因为企业要寻找与 之相适应的发展环境。于是,国内企业异地搬迁的现象逐步变得越来越频繁。 放眼更广阔的范围,经济全球化浪潮促进了企业的跨国搬迁。世界各国察赋 资源比较优势之间的巨大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动力,而全球国际间信息、交 通的迅猛发展则将国际贸易逐步推向经济全球化。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日本 和东南亚经济的迅速崛起就是这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典型得益者。与国际贸易不 同,经济全球化的每一个过程中,都伴随着大量的企业搬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 我们甚至可以说,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就是大量企业的跨国搬迁过程。 不论是经济全球化浪潮带来的企业跨国搬迁,还是改革开发带来的国内企业 异地搬迁,企业搬迁的首要作用就是实现企业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从这个角度 来看,企业异地搬迁也是社会福利增加的有效途径之一。从近年来我国大陆许多 外资企业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中,不难看出企业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后的累累硕果。 同样的行业,不仅我国原有的国有企业每况愈下,就是发达国家的同类型企业也 是原地踏步。惟有将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工艺、设备、管理与中国大陆勤劳、 聪明、廉价而又丰富的劳动力结合起来的外资企业,才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宠儿。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以及城乡经济严重的剪刀差,企业就是在国 内不同城市之间的搬迁,也一样能够实现企业生产要素配置的优化。 近年来发生频率较高的企业搬迁有两大类。一类是主动性搬迁,是企业根据 自身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战略所进行的主动性调整。另一类是被动性搬迁,是企业 因城市规划调整或拆迁而带来的不得己搬迁。主动性搬迁亦有两种情况。一种是 因为企业发展了,需要把企业本部从创业地(往往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城镇)搬迁 到有名的大城市;另一种是为企业自身寻找更好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进行生 产基地搬迁。而生产基地的搬迁往往是由大城市向郊区或小地方搬迁。我国目前 地方政府各自为政、互挖墙脚式的招商引资则加剧了生产基地搬迁的热潮,甚至 产生了“候鸟企业”。被动性的搬迁,除了因城市规划调整或拆迁外,企业之间 的兼并、分拆或其他产权变更,也是导致企业被动性搬迁的常见原因。 企业搬迁,尤其是生产基地搬迁,如果决策不当,不仅社会资源被浪费,严 重的甚至危及企业生存。可实际经济活动中,由于搬迁毕竟不是企业经常性的行 为,所以不仅刚刚走上市场经济的国内企业在搬迁决策中缺乏科学的方法,甚至 连不少跨国公司,也会在搬迁决策中吃尽苦头。所以说,探讨企业搬迁的决策方 法,是一件有意义的工作。 尽管研究决策问题的文献非常多,所涉及的领域也非常广泛,但很少有关于 企业生产基地(以下简称为工厂)决策的专题研究,而工厂搬迁又是一个带有普 遍性的决策问题,但是从很具体的实际案例出发,提供工厂搬迁决策模型和决策 分析框架的文献那就更少。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又在不断地推动着工厂搬迁决 策的频繁发生,所以,系统探讨一下搬迁决策的过程,分析、总结其共性的经验 和可能会出现的常见问题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为其它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具 有现实意义。 |